比亚迪: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今年年中,某车企总裁接受采访时提及比亚迪,引起了一些争议。
她说:“比亚迪的势能、股价非常的好,实际上我认为他们在针对资本市场做的战略的设计,就是为融资而设计,产品可以不挣钱,盈利也可以没有,对吧?”
10月28日,比亚迪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约为93.11亿元,同比增281.13%。比亚迪这个盈利水平,超越了自主品牌里面最会赚钱的长城汽车——几乎同期发布的长城汽车三季报,归母净利润81.6亿元。
“不赚钱”的逻辑不需再评价,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那么,这位总裁比亚迪的战略评述,是对的吗?
不妨看看“资本市场”是如何做投资决策的,参考一下重注投资了比亚迪的巴菲特的观点。巴菲特写过一本书《滚雪球》,介绍他的投资理念。意思是金融投资就像滚雪球,要让雪球滚得快、滚得大,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长的坡——长的产业周期,二是厚厚的雪——企业在这一产业要有竞争力,能赚取利润。
对照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比亚迪的战略也就清楚了:预判新能源汽车将有长期、丰厚的回报,早做技术、产业投入,在适当时机提供产品和服务,享受长期的技术红利。
回看比亚迪的历史,是不是这样?
01
提前20年“上坡”
很多车企都储备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但是,国内最早、最专注做新能源的,是比亚迪。
现在看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雪坡上快速滚动,越滚越大,还要看到,大约20年前,比亚迪就开始艰难攀登新能源汽车之坡。
2003年,已经是电池大王的王传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梦想——造车,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军汽车业。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签约照片
王传福一开始就想做电动汽车。着急的在第二年的北京车展,比亚迪就推出了纯电动概念车ET,这是中国举办的国际性车展上首次出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但是王传福也不是莽夫,工程师的理性告诉他,时机未到。
比亚迪还是先做了燃油车,第一辆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还要等4年,而且是插电式混合动力。2008年,比亚迪F3DM正式上市,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
至此,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之路开启,但是,王传福仍然不激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他很早就预估了各种车型电动化的时间表:第一步,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主要城市公交车预计在2022年左右实现。第二步,2025年实现在城市物流、环卫、渣土等卡车领域全面电动化。最后,由于私家车涉及购置成本、基础设施、不同地区的消费理念和接受程度等不同等因素,私家车领域预计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因此,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初期,在私人消费领域,先以插混推动。在公共领域,以e6出租车、K9大巴等纯电车型先行推广。
比亚迪最早销售的新能源车型——F3DM
随着国家持续推动新能源,电池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充电基础设施完备,特斯拉等新兴品牌拉动,新能源汽车逐步被消费者接受。特别是202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尽管进入后补贴时代,但是私人消费大兴。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出352万辆新高。
资料来源:中汽协,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拐点,终于到了。
比亚迪也自然地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赛道最早的收获者。
02
技术+规模,才有“厚厚的雪”
最近两年,补贴几近退出,很多人关心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一次回撤。比亚迪作为领先者,也将首当其冲,缓一缓势头。
不料,比亚迪就在这个后补贴时代开启的时候,打开了硬核技术的百宝箱。
DM-i超混技术、e平台3.0、刀片电池、CTB、iTAC、EHS电混系统、1.5L/1.5T插混专用高效率发动机、IGBT4.0芯片……在比亚迪一场场发布会上一一登场,每一个技术都让业界瞩目。也让人们意识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确实强劲。
比亚迪刀片电池
但是,技术应用的早期,都面临高成本。技术虽好,车价很高,同样不好卖。
要保利润的话,就得定高价,但是又会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比亚迪怎么办?
2022年6月8日,王传福的一番话,表明了态度。
这天是比亚迪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是近些年报名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股东会。王传福面对百余投资人表示,电动化的进程在加速,这个时候是看谁的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
所谓“快鱼吃慢鱼”,就是要牺牲短期利益,迅速占领市场以及消费者心智,让消费者想到新能源汽车,就会想到比亚迪。
这样能解释,在比亚迪新一轮技术释放的年份——2021年,比亚迪增收不增利,虽然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38.0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
也就是在这一年,比亚迪在研发和产能上大步快走,为2022年及之后的快速上量做好了准备。
2022年3月,比亚迪已经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all in纯电和插电混动汽车业务。此后,比亚迪销量增长如坐火箭:3-6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持续突破10万辆大关,7月超越16万辆,8月跃升至17万辆,9月销量达到了20.13万辆,10月达到21.78万辆。根据乘联会的统计,10月比亚迪一家的销量,超过了2-5名的总和。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不仅在新能源榜单上名列前茅,而且开始在总体的汽车榜单上占据前列。9月比亚迪更是位列国内零售车企销量榜第一名,将众多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而在此期间,比亚迪之前没有特别追求的利润,也自然浮现,而且节节攀升:一季度比亚迪净利8.08亿元;二季度27.9亿元;三季度57.16亿元;全年预估超过150亿。
“厚厚的雪”,即丰厚的回报,往往不是企业家的初心,但也不会辜负正确的企业决策和执行。或早或晚,它都会来临。
03
契合减碳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
再回到战略的话题。商业战略自然有其商业目的,但受人尊敬的企业,战略之上,还有价值观。
王传福立下造电动汽车志向之初,就是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因此,王传福也才能在众多企业家当中,独树一帜地预见新能源汽车将大发展的愿景。而如果过于看重短期商业回报,就会一叶障目,看不到这一趋势。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从踽踽独行,到同行者众,正是因为契合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现在中国的“双碳目标”。
王传福和比亚迪也在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过程中,也践行这一理念,既做倡导者,也做践行者,立下目标,自我约束。
2014年,王传福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演讲,呼吁各国将电动汽车引入到更广泛的城市交通领域,目的就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2016年,在墨西哥C40市长峰会上,比亚迪发出“为地球降温1℃”的倡议,此后也成为比亚迪的企业愿景,并且以此指导企业运营。
王传福2014年获“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是仅仅生产新能源汽车就够了,还要尽量少用能源、尽量少的排放甚至不排放。为此,企业成本是要上升的。
但是比亚迪坚持在可持续生产上也走引领之路。2021年的进博会上,比亚迪宣布获颁国内首张SGS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这标志着比亚迪工业园区2021年在碳中和方面的努力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比亚迪还宣布打造中国首个零碳园区总部。
2021年11月,在COP26气候大会上,比亚迪和全球另外六家汽车制造商承诺,将在2040年前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停产化石燃料汽车的生产,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不到4个月,比亚迪就兑现了承诺。
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战略了。信奉技术改变世界的王传福,着眼于有益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也就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实践中,比亚迪通过培育新能源汽车技术,获得了长期、丰厚的技术红利。
总之,解决社会需求的企业,也会有丰厚的回报——这就是比亚迪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