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1岁了——去年广州车展上,埃安品牌宣布独立。
这一年,埃安的成绩单很不错:
销量方面,2021年预计销售11万辆,稳居10万级以上主流市场前三。
为什么埃安会卖得不错?
我们容易看到那些直接的因素,比如:
产品层面,强款迭出。广州车展亮相的AION LX Plus,是首款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08公里(CLTC工况)的。AION S,是A级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冠军。AION Y和AION V都是同级别产品力突出的车型,终端市场供不应求。
AION LX Plus核心参数
渠道方面,广汽埃安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建设了166家车城店和113家商超店,渠道终端店数量累计已达279家。
产能方面,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的产能10万辆/年,由于用户订单量激增,产能利用率已超140%。另外,2022年初广汽埃安将完成首个工厂20万产能扩建,同时第二个20万产能工厂也将在明年底建成投产,2023年将具备40万年产能。
但是,埃安不过1岁,即使是将它的前身广汽新能源算在内,也只仅仅是一家成立不足5年的企业,销量,以及产品、渠道、产能,其实都是做对的了结果,而不是原因。
就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和广汽埃安高层举办了多场发布会、接受了多次访谈,介绍了一些深度信息。包括:
1008公里续航的AION LX plus的电池技术源自自研,而且,准备自产电池,并计划到2025年自产电池占一定的比例。
埃安和华为合作的车型,将在2023年上市,但是,智能驾驶方面,埃安大部分车型还是会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
埃安发布了自研的星灵电子电器架构,是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集成控制部件,加强计算能力,支持车辆快速迭代升级。
还有,埃安在体制机制上也变革,今年8月底,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启动,员工即将有机会持有公司股份,再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期将择机上市。
这些深度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埃安的成功——能力构筑竞争,人才决定能力,背后则是战略选择和体制机制保证。
智能驾驶方面的选择就很有代表性——尽管华为的能力突出,并且受民意青睐,但是事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埃安始终掌控在自己手中。
1
电芯自研、部分自产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1008公里,不是因为需要参与续航竞赛才推出的科研车型,而是广汽埃安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研发出的果实。
Aion LX Plus
在工信部推广目录、免征购置税目录的公开信息中显示,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1008公里续航版本的采用144.4kWh三元锂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重量690kg,能量密度比达到205Wh/kg,是目前量产车型中能量密度比最高的车型之一。
系统能量密度非常突出,其前提,当然是高比能的电芯。
电芯方面,广汽埃安采用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这一技术,在电池负极加入了像海绵一样柔软的硅片。相对于常规使用的石墨,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被限制和缓冲,不会碎裂,还可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储存更多能量。
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大幅降低了电池的质量和体积,在同等电量情况下,动力电池单体电芯可实现体积减小20%、重量减轻14%。
埃安的技术人员表示,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目前的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80Wh/kg,未来将达到315Wh/kg。
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只是埃安自研电池技术中的一项。在广州车展之前,广汽埃安还推出了具备6C充电能力的AION V Plus车型。
动力电池系统方面,埃安研发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这一技术包含超高耐热稳定的电芯、超强隔热的电池安全舱、极速降温的速冷系统以及全时管控的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在这五项技术加持下,电池包安全性大幅提升。即便是三元锂电池的整包,也能做到针刺不起火。
因此,在动力电池领域,广汽埃安已具备研发生产安全、高倍率充放电以及超高能量密度三种不同技术路线动力电池的能力。
动力电池生产方面,广汽埃安目前已经在广州工厂内部进行划出一小片地,进行电池的生产工作。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电芯肯定是核心技术,需要自主可控的最重要的部分。“广汽研究院已经在5、6年前就开始研究电芯了,混改之后,相应的技术会转移到埃安。”
古惠南说,“我们现在正在建相关的电池线,争取明年底建成。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埃安在电池、电芯领域,有一定比例的自给自足。”
2
智能驾驶以自研为主
汽车的未来一定是智能汽车。
在电动汽车被证明可以取代燃油车后,智能电动汽车被认为是可以取代电动汽车的新产物。广汽埃安已经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推出了ADiGo智能系统,但在更多互联网竞争对手入局后,广汽埃安还准备了后招,星灵电子电器架构。
星灵电子电器架构
此次车展,广汽全球首发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可实现硬件即插即用、软件常用常新,这是一个可以让汽车实现持续增值的平台。
星灵架构是由汽车数字镜像云和中央运算机、智驾计算机、信息娱乐计算机三个核心计算机以及支撑纯电、混动控制的区域控制器,配以高速以太网和5G等技术而构建成的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
相比分布式架构由53个电子控制单元组成,星灵架构将控制器减少约20个,算力提升50倍,线束缩短约40%。同时通过搭载高速车载以太网,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10倍,从而实现硬件即插即用,软件常用常新,让升级像电脑一样简单。
同时通过制动、转向、电气系统的冗余设计,以及采用国密、SECOC等多种算法的独立加密管理模块,实现ASIL D级的安全保障。
为简化架构,克服底层软件、代码难以统一等一系列行业难题,广汽组建了千人研发团队,投入120亿元历经日夜攻关,成功研发出拥有150多项核心专利的星灵架构,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0%以上。
广汽星灵架构的到来,将为AION系列产品的智能化全面提速,未来在自动驾驶层面,星灵架构支持L4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为用户带来高速+城市路况的全场景自动驾驶体验,全面开启未来智能出行生态。
在采访环节,有记者问古惠南埃安与华为合作智能驾驶的进展。
古惠南表示,跟华为合作,仅仅是利用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作为一家ICT公司,华为有他的优势,“我们会在这个领域跟他有相应的合作,但是更重要的是,广汽走的自主这条路,到2023年,我们搭载华为技术的车也会投放市场,但是大部分还是搭载我们自主研发技术的车,合作与自研双轨并行。”
无论是电芯的自研,还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自研,都体现了埃安造车的一个主要逻辑——作为主机厂,有必要掌控未来核心技术。
古惠南说,第一,“我们会坚持对外的合作,但是更重要的一条路是合作+自研的双轨并行。不管是EV(电动)还是ICV(智能汽车)技术,埃安都坚持自主可控的研发和产业化,但是也会对外合作,两条路并行走。”
3
体制机制变革
研发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激励。单纯的高薪肯定不行,还要有更多激励办法。
在本次车展发布会上,广汽埃安还宣布将在2022年完成混改,员工有机会可以持股,并择机上市。
在广汽新能源从广汽集团中独立之后,推出埃安品牌,未来广汽新能源将以股份公司形式独立上市。
在广汽新能源独立之时,广汽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部分人员与专利划转至广汽新能源旗下,随着广汽埃安销量的稳步上涨,未来广汽新能源混改后的独立上市,被市场所看好。
从本次广州车展广汽埃安所透露的信息来看,未来广汽埃安将在电动汽车,智能汽车领域全面发力,从动力电池电芯到整车平台,以及未来的电子电器架构,广汽埃安均有了独立自主的规划。
谁来执行?当然是埃安的工程师们。
“这个行业还是要靠人才,需要组织的保障。对员工来说,现在埃安员工马上可以持股了,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古惠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