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继续画饼,你敢抄底特斯拉吗?-电动汽车观察家

马斯克继续画饼,你敢抄底特斯拉吗?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即将迎来自己的触底反弹时刻。

特斯拉二季度财务数据,虽然部分数据止住了继续下跌的颓势,但以汽车业务、整体毛利率等为首的关键数据的同比增速依然为负。

在随后的电话会上,马斯克对Robotaxi、4680电池、Optimus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前景抱有乐观态度,并不遗余力地描绘Robotaxi、Optimus在未来能拥有一幅怎样的宏伟蓝图。

甚至,马斯克还扔出了可能最能提振中国市场信心的重磅炸弹:FSD很可能将于今年年底之前通过中国市场的相关审核。

“画饼”,是现在马斯克必须做的事,只是这回,大家不怎么相信了。

01

必须要画的饼

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的产销数据依然不好看,甚至Model 3/Y两款主力产品的产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环比下跌的情况。

虽然交付量有所回暖,但受制于单车均价的一再下跌,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依然同比下跌了7%。

营运收入的同比跌幅更大,达到了33%。加上营运支出同比增加了39%,这使得特斯拉的经营利润率同比跌了3.3个百分点,仅为6.3%。

不过,其GAAP准则下的毛利率终结了连续六个季度下跌的趋势,于上个季度来到17.4%的低点后,本季度特斯拉GAAP准则下的毛利率已经提升到去年第二季度的水准(18%左右)。

令人意外的是,能源业务成为了此次财报中最大的亮点。

二季度,特斯拉储能Megapack和Powerwall的装机量达到了9.4GWh,同比增长了158%,总体能源业务的营收(30.14亿美元)也实现了同比翻倍的增幅,这是这份财报中为数不多呈现同比正增长的数据了。

二季度特斯拉储能业务表现十分亮眼

此外,马斯克本人还表示:“我们在二季度又签署了许多能源业务的订单,这使得我们需要2025年甚至2026年着手处理许多积压订单。”

换句话说,能源业务的高增速还将保持至少一年以上。一年前,能源业务收入还仅能够占到特斯拉总营收的6%,如今这一数据已经来到11.8%。

可以说,虽然能源业务很争气,但特斯拉依然陷在泥潭之中。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马斯克必须画大饼了。

比如,马斯克心心念念的Robotaxi业务。

在被问及Robotaxi首次亮相具体被推迟到何时时,马斯克回答说:“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有新闻报道给出回答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Robotaxi业务的具体时间规划延期了两个月,至10月份。

但马斯克依然详细描述了Robotaxi业务能够给特斯拉和车主带来的实质性收入提升,依然是有需求时自己开,车辆闲置时通过进入Robotaxi车队来创造额外收入那一套说辞。

不同的是,马斯克如今给出了Robotaxi业务实现落地的时间点:

“具体的时间点,我认为大概会在今年年底,不会晚于明年,我认为明年实现肯定没问题。”

并且,他还表示依然看好Robotaxi车队规模的增长潜力,“可能在部分城市,起初车队会采用爱彼迎的方式运营,规模也较小,不过我认为也许几年之后全球Robotaxi的车队规模就会来到1000万辆,之后很快会增长到2000万辆。”

除了Robotaxi以外,大饼又怎能少了FSD的身影。

马斯克透露,由于FSD的泛化能力很强,“大概率要等到FSD V12.6更新时,即在今年年底之前,FSD(受监督版本)就有望在中国、欧洲等地通过相关监管批准。”

这也意味着,只要车辆的智能驾驶硬件在HW 3.0版本以上的中国特斯拉车主,或许就有望最快在年底前用上FSD V12。

Optimus正在工作

此外,除了上述两个产品,马斯克此次财报会也着重强调了Optimus的进展。

其透露,现在Optimus已经可以处理分拣电池等抓取任务,“到明年年底,就将有1000个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进行工作。到2026年,Optimus就将开始交付给外部客户。”

02

期货还是实质进展?

FSD今年有望在华落地,Robotaxi首秀近在眼前,能源业务很有可能继续保持高增速......不论在资本市场还是汽车市场,似乎都是抄底特斯拉的好时机。

但马斯克释放的积极消息,是期货还是实质进展?

以Robotaxi为例,我们在《特斯拉的Robotaxi又跳票了,百度的Robotaxi气势大盛,真相是?》中就曾分析过,即便项目已经推迟两个月,但特斯拉Robotaxi的实质落地时间或许还将延后数月,甚至数年。

首先,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监管部门的审核速度和允许运营范围。

就连马斯克都表示:“可能我之前对此的预测也有些过于乐观。依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在实现完全无监管的无人驾驶前我们需要积累足够多的里程数,确保无人驾驶优于人类驾驶员。”

其次,由于涉及到共享汽车模式,特斯拉还需要探索合理的经营方式。

马斯克在财报会中,用爱彼迎的模式来与他自己预想中的Robotaxi车队进行类比,“用爱彼迎的模式来形容特斯拉Robotaxi是最贴切的。”

但爱彼迎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两年了。虽然两者运营模式并不完全一样,但共享经济模式要想中国市场站稳脚跟,闯出一番天地,也确实不容易。

这就导致,虽然马斯克给出了对于具体落地时间的预测,但实际落地时间以及初具规模的时间,或许都还要在往后推迟一些。

另外,在应用端到端技术路线后,FSD的泛化能力确实得到了质的提升,如今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北美。

从特斯拉甚至有底气下调订阅费用,并对所有硬件符合条件的车主进行免费推送的行为来看,其对FSD V12的能力十分有信心。

就算是进入其他国家,按照特斯拉的说法,其也可以在不取得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仿真测试和数据积累来进行FSD在通用道路下的适配工作。

何小鹏评价特斯拉FSD

论智能驾驶技术能力,特斯拉绝对是全球范围内的佼佼者。但对于中国这样地大物博,从行人到外卖车、三轮车,从铺装道路到乡村小路充斥着复杂多样道路元素的市场来说,即便是FSD或许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况且,根据余承东和何小鹏在亲自赴美体验后给出的评价来看,FSD就算顺利在今年内在中国市场落地,也不会形成巨大的降维打击。

也就是说,FSD从通过部门监管到完成对于中国路况的适应就需要消耗不少时间,之后其智能驾驶能力如果不形成降维打击的话,很难与深耕国内市场多年的华蔚小理等品牌拉开差距。

这也会导致Model 3/Y要想提升自己产品力,光靠FSD绝对不成。

但FSD却是特斯拉短时间内唯一能兑现重大升级了,毕竟Robotaxi的落地时间更加靠后,共享汽车的模式看起来似乎也更难以顺利落地。

再加上马斯克自己也对新款Model Y即将上市的消息进行辟谣,并在电话会中明确表示:“如果公布明年的产品规划,便会影响短期销量。”也隐隐表达出下半年特斯拉没有新车上市的消息。

这样一来,Model 3/Y就只得继续仰仗品牌力而非产品力来守江山,继续下去,自己的江山只会越来越难守。

难守,但又不能像宝马一样弃量保价,那么特斯拉能做的就只有继续降价。

所以,如果想为FSD入华而赌一把的消费者们,或许也不用那么着急现在就抄底购买一辆Model 3/Y。

03

特斯拉的质变在哪里?

FSD和Robotaxi短期内看起来都不太靠得住,未来特斯拉也只能期待储能业务再给力一点了。

可受制于规模,储能业务就算继续保持100%的同比增速,在2024年给出全年营收100亿美元以上的表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财务数据更好看一些,但还远远不到能够拉动特斯拉总体营收、盈利能力整体向上的水平。

马斯克需要清楚的是,特斯拉作为一家主机厂,基本盘仍然是车辆本身。

在车型产品多年不进行较大的更新迭代,产品矩阵没有得到有效扩充的逆境中,马斯克寻找新增长点的思路是正确的。

但他所押注的两个增长点的短期投入产出比都太低,所以才有了如今财务数据连续不及预期,电话会只能“画饼”的局面。

归根结底,要想彻底改变现状,还是要有新产品,至少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大改款。

特斯拉Model Y

所以不论是新款Model Y,亦或是廉价车型Model 2,都需要更快推出才成。

从特斯拉Model 3的改款节奏来看,在传出谍照时,特斯拉官方和马斯克本人也不曾放出消息确认改款。

随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特斯拉官方便在9月份宣布开启新款Model 3的预售。

由此看来,虽然马斯克拒绝在电话会中透露任何有关新产品,并认为“透露明年的产品规划会影响短期销量”,但新款Model Y的上市发生在今年并非绝无可能。

但另外一款新车,Model 2的前景就不算太明朗了。

Model 2原计划将在柏林、上海和墨西哥超级工厂投产。目前随着美国大选进行,特朗普当选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其也曾表示要对墨西哥生产的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针对这一可能被实施的政策,马斯克也表示如果该政策正式生效,“那么特斯拉在墨西哥继续加大投入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言外之意,特斯拉目前也放缓了墨西哥超级工厂的推进速度,这也意味着这一专门为生产Model 2而建造的工厂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柏林这边,根据其过往工人工作效率低下、良率迟迟得不到有效爬升的“光辉历史”来看,也很难承担足够多的车辆生产工作。

绕了一圈,Model 2的投产重担又要仰仗上海工厂了。

但不论在全球哪个市场中,Model 2都是特斯拉最为低廉的车型,其订单量绝对不会少于Model 3/Y。

如果全球绝大部分的销量需求都要靠上海一家工厂来满足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就算工厂连轴转,也无法快速合理爬产,最终因提车周期过久,导致退订率过高的情况出现。

特斯拉现在需要快速寻找能改善财务数据的增长点,但得避免出现过于追求长期价值,而对自己的短期财务数据造成伤害,或者是过于追求推出新品的速度,而忽略可能导致新一轮产能地狱的情况出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都风光无限,如今所经历的是任何一家全球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到的瓶颈期。

无论是出于市场对特斯拉的期待,亦或是出于给未来更残酷竞争而必须做足的准备,特斯拉都必须要挺过这一轮瓶颈期。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电观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