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纯电的未来,不如创造纯电的未来-电动汽车观察家

纠结纯电的未来,不如创造纯电的未来

汽车的未来到底是不是纯电动?

原本已是大势所趋、举世公认的大趋势,又遭到了质疑。

诚如马克思所言,历史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的。

纯电动之所以出现争议,是因为近期全球知名车企的态度变化,包括奔驰、奥迪以及更早的福特、通用等调整全面电动化的节奏,增加对插混或是燃油车的投入。在这种大背景下,甚至有人认为,对纯电嗤之以鼻的丰田章男才是那个看破一切的智者。

这场争议,在刚刚过去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来到高潮,包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内的业界大佬为纯电发声,并且表示就算是转了风向的BBA,也并非放弃纯电。

事实上,从最近奔驰和奥迪的表态来看,放弃纯电是假,以更好的姿态进入纯电才是真。

学界的呼声,在业界也有回响。

“很多友商的纯电品牌现在也加入到混动和增程,但我们相信随着800伏超快充时代到来,高效、便捷、安全的超快充补能体验,会成为根治用户里程焦虑的最优解之一。”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同一场合,表达了对纯电动的坚定信心。

“只有吉利掌握了3个800,有800伏的车,也有800伏的电……更有800伏的网。”安聪慧说。

纯电动到底是不是未来?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要预测纯电动的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纯电动的未来。

01

纯电行不行?安聪慧用极氪说话

自2023年初反思调整之后,吉利开启全品牌电动化转型。安聪慧也在论坛上分享吉利的转型成果和对于纯电路线的坚持。

安聪慧出席百人会论坛

安聪慧透露,在过去的一年中,吉利控股集团的总销量达到27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98万辆,同比增长51%,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35%。这一数据在全球大型车企集团中跑在前列。

而在今年前两个月,吉利集团总销量突破了47万辆,同比增长30%,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57%。

仅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个指标来看,去年吉利控股电动化转型提速效果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重新梳理各品牌定位和组织、渠道之后,吉利控股集团内部的各个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从混动再到纯电多线并行;多品牌下的新能源车型形成了下至10万、上至百万元的全细分市场区间覆盖,并且在各市场区间内都拿出了能打的产品。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定位豪华智能纯电的极氪品牌。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极氪交出11.9万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65%。今年前2个月,在传统汽车市场淡季的大环境下,极氪顺利开局,累计交付超过2万辆,同比增长134%,领跑一众纯电造车新势力。

联系到当下的舆论风向,在纯电路线被质疑的时期,可以说极氪给出了有力的回应和自证。

除此之外,安聪慧也将极氪最新的进展和动向做了分享。

800V超快充极充V3充电桩

补能方面,去年下半年极氪发布的800V超快充的极充V3充电桩,在今年将进行全面部署,截止到目前,极氪超快充网络居于行业第一,并预计在2026年内实现其“千站万桩”的超快充补能网络布局。

出海方面,极氪去年已经开启全球化战略,并走入欧洲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极氪将进入瑞典、荷兰、德国等6个欧洲国家的豪华市场,极氪001也将以纯电产品与同级别的豪华燃油“老钱”直面竞争。

向前回溯,自2021年到现在,极氪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角色入场造车的时间并不长,但成长速度和市场反响都显现优势,而与之一样坚持纯电且更早入场的玩家不少都退而转入纯电与增程并行的路线。

在纯电路线上后发先至,支撑极氪博出优势位的因素值得思考和探究。

02

坚持纯电,极氪靠体系力

仅从产品的角度观察,极氪自成立至今,所推出的产品基本都得到了正向的市场反馈和销量表现,在各个细分领域成为爆款。

比如老款的极氪001,推出不久之后就站稳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头部;随后推出的极氪009,也在50万元以上豪华MPV市场蝉联销冠,还是以纯电产品直面一众燃油或混动车型。

订单火热的全新极氪001

再到最近一段时间的极氪007和全新001,目前的销量和订单量都非常能打,安聪慧在谈到全新001的订单情况时表示“超出我的想象”。具体的数据,根据极氪不久前公布的结果,截止到3月17日大定订单累计突破2万辆,上市首月大定目标突破3万辆。

掌握“爆款方法论”,背后的支撑体系比较复杂,安聪慧在百人会论坛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拆解下来可以总结为5大优势。

其一是技术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依托吉利大体系,在早期就展开对纯电核心前端技术的自研自造。比如极氪现在所用的浩瀚架构,就是吉利长期研发的成果,时至今日,浩瀚架构已经在包括吉利内部子品牌,以及合资品牌的多个车型上得到复用。

极氪金砖电池细节

除此之外,浩瀚架构在研发之初就为当下核心的全域800V留出进化空间,同时提前布局全域800V技术,包括极氪自研的800V电驱和金砖电池,一系列技术已经在001 FR、007以及全新001上得到体现。

其二是智能化体系优势。简单理解,就是全球生态合作+自研的双线推进。以智能驾驶系统NZP为例,早期极氪选择与全球ADAS解决方案巨头Mobileye联手开发,最终极氪高速NZP(高速NOA)功能在去年年底上车。

当下这个时间点,与友商比高速NOA已经不算是尖端,但其所代表的意义是,作为出身于传统车企的新势力,可以短时间内追平乃至在体验上超越大部分对手。

当然,极氪自研智能驾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一直有所动作,据极氪副总裁陈奇在百人会上透露,极氪已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包括研发流程、数据自动化标注、数据闭环、模拟仿真乃至用户反馈等等。

搭载极氪自研浩瀚智驾的007

极氪自研的智能驾驶方案浩瀚智驾目前已经在007上进行搭载,并取得非常正向的市场反馈。

用陈奇的话说,这些才是智能驾驶隐藏在冰山下的大部分,是支撑产品短期和长期表现的关键。

另外,在智能化上,除了极氪自己,吉利系也在通过孵化、收购等等手段构建从智驾到智舱在内得全栈软硬件生态,这其中就有安聪慧手下的亿咖通和魅族。

其三是补能体系优势。从现在来看,极氪在成立之初就是将纯电车的用户核心需求,即补能焦虑考虑在内的。所以从品牌成立之初,极氪就自建自营基于超快充的补能网络,第一代超充桩V1的峰值功率就是360kW,直到去年发布的800V超快充V3。

极氪快速扩张的超快充补能体系

提前布局的优势是,领先于同行的超快充补能网络。作用到用户层面,补能体验打消里程焦虑,传导到最后就是用户的购买意愿。

安聪慧透露,针对新款001大定和提车的车主调研后发现,除了极氪的安全和造型之外,极氪超充站点规划和布局是用户购车的重要因素。

其四是智能制造体系的优势,在极氪的工厂内有数个行业首个,比如全球首个大型一体式压铸L4级别的智能产线,再比如国内首个自建压铸车间的自主品牌。

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益,是自动化带来的低成本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另外,极氪工厂可以在吉利大体系下进行产线共用,规模化带来的单车生产成本也是其他新势力车企很少具备的优势。

最后,则是全球化体系优势。如果说国内车企谁对海外市场最熟悉,吉利是必然被提出的名字之一。因为从收购沃尔沃开始,吉利在海外的动作从未停止,包括与沃尔沃合作成立领克、极星等等。

这个过程中,通过品牌和产品积累的海外用户需求和市场特点,以及包括准入在内的法律法规,都是国内大多数车企所欠缺且急需的经验。

而作为吉利体系下的极氪,在出海的过程中可以低成本甚至0成本的借助这些资源和经验,少走一些弯路。尤其是当下欧洲市场的政策风向和市场情况,这方面的优势可发挥的价值不言而喻。

安聪慧百人会论坛接受媒体采访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之间应该是要在全链路全体验和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竞争,而体系化的发展的优势最终决定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安聪慧说。

依托于体系化的能力,极氪在纯电领域打造出差异化竞争力。

03

极氪经验,哪些值得借鉴?

纯电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从行业的趋势看,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些起伏或者后退。

造成这些波折的原因很多,比如一开始定的目标过于激进,BBA最近的反复就是如此;或者是本身资源不够雄厚,无法一开始大规模投入,需要先解决本身的生存问题,更容易被接受的增程成为优先选项,比如理想,以及后来又走回头路的零跑、哪吒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BBA还是国内新势力,短期的后退都不代表放弃纯电路线,相反的是要以更好的姿态进入纯电路线。

王忻在百人会论坛上发言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自动驾驶及车联网执行副总裁王忻就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奔驰从未放弃电动化,并且非常坚定电动化转型。

奥迪也在3月19日的全球新闻年会上表示,即便欧洲市场电动化不及预期,奥迪仍然坚持转型,2026年推出最后一台燃油车之后,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车型将全部切换为纯电车型。

我们在极氪这里,看到的是“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态度,具体来看至少有以下2个方面:

其一是对于纯电核心技术,尤其是与用户体验强相关的技术提前进行布局并且坚定大规模投入和布局,而且是全栈全链条的自研自造。

这种投入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比如用户补能体验优势,再比如自研自造带来的自主性、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还有低成本。

很大程度上,新款001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维持原来的售价,底气正是来源于此。

其二是放大传统车企的优势,比如资源、产能、海外经验等等,为新品牌提供现成的局面。就像我们在总结极氪的优势时,吉利这个背后的大体系总是绕不开的一个点,无论是技术、宣传、渠道还是市场都是如此。

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电车企向外界证明纯电的终局答案,它们之中,或许就有当下的退缩者。当然,不懈笃行的企业,机会更大。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褚万博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