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回应!欧阳明高:对新能源汽车的六大质疑站不住脚-电动汽车观察家

正面回应!欧阳明高:对新能源汽车的六大质疑站不住脚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去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949.5万辆,已经接近千万规模,渗透率也已经来到了30%以上。

在过去的一周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甚至已经来到了48.2%,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在两年的时间内突破50%。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争议和质疑也不曾减少。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随着渗透率的逐步攀升,同步向社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科普也十分必要。

于是,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中,欧阳明高就针对六点质疑进行了正面回应。

针对“电动化是西方陷阱”这一质疑,欧阳明高认为是中国引领了世界,而非西方误导了中国。

欧阳明高表示,早在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就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了产品导入期,“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之后,其他国家才开始转型。”这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是率先发力的一方。

第二点质疑则是认为燃油车同样可以提供自动驾驶能力。

对此,欧阳明高则以亲身经历给予回应,“我是做发动机出身的,发动机进行精确控制的难度极大”,而电机扭矩的响应时间是发动机响应时间的1/15左右,前者控制的精度也比后者好5倍左右。

不仅如此,欧阳明高还列举数据表示2023年燃油乘用车的L2级以上ADAS渗透率为36.8%,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则为55.3%,并且新能源乘用车在大部分价格区间内的L2、L2+级的ADAS渗透率都要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型。

随后几点质疑则正好触及欧阳明高的专业领域。

首先是有人认为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

对此,欧阳明高列举了一揽子数据给予回击: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相比燃油车减排超过40%;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将超30亿千瓦,届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达总体的60%。

甚至壳牌公司的数据也显示,在100%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生产汽车,直接进行汽车电动化的路线中,其能源生产效率为94%,总效率为77%;而柴油化、汽油化的生产效率却仅为55%,总效率分别为20%和16%,“电动汽车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

另外一种质疑,也是目前最为广泛的质疑是有关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的。

现在每天网络上都充斥着大量电动车自燃起火的时间。但欧阳明高引用国家消防援救局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为18360辆,新能源车为640辆。

根据此计算,燃油车的起火率为万分之0.58,新能源车的起火率为万分之0.44。

需要明确的是,这组数据中,燃油车型统计的总量为31771万,新能源车统计总量为1445万,二者并不在一个数量级。并且,数据统计中也并未统计起火车辆的车龄。

虽然统计数据相对片面,但欧阳明高同样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行业内针对电池安全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比如引入大模型给出预警,引入电池产线缺陷检测技术,“再下一步还会引入车网互动进行双向检测。”

接下来,针对电池回收与污染、续航与能量补给这两点质疑,欧阳明高也做出了回应。

首先,欧阳明高认为电池回收高污染是大众对铅酸电池的刻板影响,“锂电池利用价值高且回收技术丰富,比如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直接回收。”

欧阳明高表示,在这三种回收方式的加持下,在2030年电力结构中,就能让电池生产链条的碳排放量减少11.9%,到2050年减少74.8%。

其次,欧阳明高表示插混产品、超充技术的普及都能打消大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与能量补给方面的质疑。

其认为,一方面在动力电池技术取得进步后,纯电动汽车目前最高的续航里程已经可以达到1000公里,并且4C超快充技术也已经开始产业化落地。

另一方面,插电车型产品正在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这不仅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向50%渗透率目标前进的速度,也能从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和性价比等方面实现对燃油车型的全面超越,在抢占家用主流A级车市场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欧阳明高总结道,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体系,包括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三场技术革命。

同时,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与全球化相互对彼此有着重要影响,要坚持电动化、加快智能化、重视低碳化、拓展全球化。对于具体的方法途径,在《欧阳明高规划新能源未来十年》一文中有过具体阐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欧阳明高表示,成为燃料燃油汽车强国的这个机遇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建的汽车强国是新能源汽车强国,我想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崔秋阳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