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车展观察:电动一心,智能两路,全面战争-电动汽车观察家

2023上海车展观察:电动一心,智能两路,全面战争

2023上海车展昨日(4月27日)落幕。这是中国近3年来,第一次正常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

3年间很多品牌闭门造车,一到车展,实力变化一览无遗。

还是坦然面对剧变的现实吧。毕竟,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还有人在鼓吹:新势力衰落,老势力强势抬头。

呵呵。

如果非要说新势力有个团体,那么他们内部打过了几仗,剩下来的,是嗜勇斗狠的角色。蔚小理,在很多方面,已经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引领者。

特斯拉没有参展,没有车顶供“维权者”踩,但它的巨大阴影投射在46万平方米的四叶草展馆。每个车企,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抗着特斯拉。很多老板被问:如果特斯拉推出15万的车型,你怎么办?

话语体系上,老势力已经输了。连他们都讨厌自己的身份,纷纷说:我们也是新势力。

至于“冰激凌”的花边,既显得无厘头,也说明消费者心智变化——外资品牌不仅“祛魅”,不再仰视崇拜,甚至“矫枉过正”,希望推倒在地,再踩上一脚。

闲篇之后,还得说说趋势:

电动一心:不仅几乎所有品牌都有新能源,而且都主推新能源,国内的长城、吉利、上汽,国际的宝马、奥迪、大众……日系似乎依然痴迷混动,但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智能两路:高阶智驾是一路,华为、百度、小鹏、理想、蔚来……在车展前和车展上纷纷“交卷”,本轮考题是城市智驾功能,要求是降成本、强体验。如果他们真能兑现承诺,高阶智驾的有无,很快会成为购车的必选项。“平民”智驾是另一路,本轮考题,本质是L2,略有超纲,要求是极致降本。并不光鲜亮丽的一批智驾供应商隐藏在车企背后,方案商、软件商、硬件商,身段柔软,态度真挚,任凭主机拿捏,仇敌可以合作,死党可以反目,只求量产供应大合同。

全面战争:不是说老势力已经缴械,而是确实奋起,拿出了全面战争的态势——他们终于意识到,失去智能电动汽车之战,就等于失去了全部。特别是,智能、电动两大技术,智能仍然突飞猛进,但基础功能已经确定,电动接近同质化。这意味着,智能电动汽车,从拼功能、体验,开始进入拼价格、服务的阶段。老势力的规模优势逐渐凸显,闪电战已经输掉,全面阵地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以下展开说说。

01

电动一心

尽管传统能源汽车还在市场上占据70%的份额,大幅领先新能源汽车。但是,在代表未来的车展上,传统能源汽车已经完全被压倒。据主办单位介绍,本届车展首发的150余款车型中,有约三分之二的车型为新能源汽车。

很多还在销售传统燃油车的车企或品牌,都以全新能源阵容展出:宝马、奥迪、吉利、奇瑞……其他传统燃油车巨头,比如大众、奔驰、丰田、日产、通用,虽然不是全新能源阵营,但是C位都留给了新能源车型。

宝马本次以全新能源车型亮相

至于全是新能源的比亚迪和新势力、新能源品牌,本来就是全新能源车型了。

本次车展,展示出来的,还是原本就比较强势的自主品牌,积极求变,并且在技术路线上,取得了一致。

广汽展台昊铂品牌唱主角

策略是跟随比亚迪,纯电+插混并举。品牌方面,采用新品牌或者新车型来做纯电,老品牌通过插混或增程,逐步过渡。短期内,插混或增程的增势,还可能超过纯电。另外,各品牌基本都放弃了普通混动路线。

02

智能两路

智能驾驶价值回归?开始降价、降配置?这不是全部。

上海车展前后,华为、百度、小鹏、理想、毫末智行等领先智驾企业,都发布了最新智驾进展。

在他们看来,智驾的价值并不需要回归,而是需要进一步提升来实现。

小鹏汽车提出,2023年年内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2025年年内实现城市场景每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此时,智驾就将成为购车更为重要的参考要素,与普通车型区分开来;

理想汽车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年底前完成100个城市的覆盖,并且终身免费。李想此前表示,这是智能汽车元年的标志;

华为具备城市领航功能的ADS 2.0,三季度将实现无图运营,四季度实现45个城市无图运营;百度发布了旗舰级城市智驾系统Apollo City Driving Max,采用“轻地图”的方案,今年要量产落地……

阿维塔全系将更新至ADS2.0

不过,对于高阶智驾的商业模式,理想和小鹏实际免费;蔚来、华为、百度都想推订阅。但华为和百度在车企背后,更多取决于车企态度,至少一开始,车企会赠送一些高阶智驾权益。

与此同时,智驾降价、降配置,“平民化”是另一个潮流。

一批车企和供应商怀疑智驾能否很快突破,并且得到消费者认可,因而选择先做低成本的L2方案。他们既不想要激光雷达,也不想要高精地图,也不要太高算力芯片,功能上限是高速领航驾驶,大部分是ACC+LKA。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就认为,当前车企应当先着力提升高速领航体验,城市领航还需要三年才能突破。

更明显的信号是大疆车载发出的。在车展前半个月,百人会2023年度论坛上,大疆车载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可用低至32TOPS的算力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记忆行车功能,他们计算,其L2+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区间在5000~15000元。

此外,还有一批L2供应商,向车企提出类似方案,在车企寻求极限降本之际,这一解决方案无疑非常有吸引力。

03

全面战争

“尔要卷,便卷。”

这句台词,原本属于互相撕咬的新势力,现在却被老势力抢了去。

进入2023年,由于特斯拉的降价,全行业不得不跟随。特别是,另一大龙头,比亚迪也采取了激进的价格政策。

部分企业判断,智能电动的技术、功能提升,短期内迎来了一个平台期。智驾和电驱都差不多,于是开始比拼价格。

传统汽车集团看在眼里,不由心喜——终于开始玩我擅长的规模降本游戏了。

典型代表就是上汽。此前,飞凡、智己两大新品牌齐飞,预期很高,价格区间一度都在30万以上。但智己LS7定价只在30万出头,并透露后期有更低入门车型;飞凡F7则开出22.99-30.19万的售价,比预期降5万,而且后续还有20万出头的基础版,而且的而且,它们还有车电分离的购车模式,现售车型价格会进一步下探到14.59-20.19万。更经济的荣威、MG名爵,也不得不走向“油电平价”的价格战。

吉利集团更早出招。拿新能源品牌布局来说,在银河车系发布时,吉利高管表示,几何面向5-15万,银河面向15至30万,极氪主打30万以上。话说如此,上海车展上,极氪X上市发布,售价18.98-20.98万元。“打脸”自己的同时,表明了血拼的态度。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上转型不够快,但痛定思痛,反击也猛。近期上市的魏牌蓝山售价27.38万-30.88万元,追击理想L8、L9。魏牌CEO陈思英说:“蓝山比五百万以内最好SUV还要好的SUV。”更为经济的车型,长城力度更大,特别是迭代了插混技术Hi4,拿出两驱价格、四驱体验的态势,对飚比亚迪,长城高管说,“要把属于我们的市场拿回来”。

不仅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也终于拿出了态度。车展前一周上市的别克首款奥特能平台车型——别克E5,指导价为20.89万-27.89万元。这个价格和别克同尺寸燃油车价格相当。别克,也开始“油电平价”了。

别克E5

当然,当新能源开始进入主流市场,竞争策略不仅仅是扩规模,降成本,“卷”价格。此前新势力卖期货+跳票,依然能收获很多铁杆消费者。但是,更为挑剔的普通用户等不起,比亚迪这两年的崛起已经说明,消费心智转变,新产品要迅速推出,供应链和工厂也要正好就位,销售服务体系也要到位——木桶理论,短板决定上限,本质就是全面战争。

在全面战争中,新旧势力的竞争天平稍微偏向了旧势力。但是,当年那些新势力,已非吴下阿蒙,仅就说智能电动车型,它们的规模不算小。特别是论智能车型,最大车队是特斯拉+蔚小理。

最后说一个深切感受:好车真多,好多车想买,这届消费者真幸福。

本文由 电动汽车观察家 作者:邱, 锴俊 发表,其版权均为 电动汽车观察家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电动汽车观察家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