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惊险,没趴窝:电动汽车车主讲述远行路上的故事
“观察者说&奇点奇客”沙龙现场
你有驾驶远行的经历吗?路上的充电问题怎么解决?
8月30日,《电动汽车观察家》“观察者说&奇点奇客”沙龙以“诗与远方,路和充电枪——那些开电动汽车的人”为主题,邀请五位资深电动汽车车主,讲述他们远行的故事。他们有的单次出行2.2万公里;有的单人单车纵穿中国;有的曾经为最早的特斯拉车主,从北京千里送车……
他们远行路上都是怎么充电的?电动汽车适合远行吗?这些不一般的主,用平常心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1
赵强:凭借超强控制力,将剩余57公里开到75公里
赵强现任造车新势力奇点汽车副总裁,之前是联合电动的创始人,经常参加电动汽车拉力赛,是一位资深的电动汽车从业人员。
奇点汽车副总裁赵强 多年拉力赛参赛者
赵强认为,自己对电动汽车有着全面且深度的了解,能够灵活应对电动汽车使用中的各种状况。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在电动汽车充电这件事上遇到过不少“险情”。
○湖北某充电站遇险
据赵强介绍,在一次开电动汽车从北京到上海的途中,赵强曾狂飙至时速120公里,差点在高速公路上“趴窝”,深刻总结了经验教训。此后,他开电动汽车远行,往往是谨小慎微。在后来一次长途出行中,他在高速上行车,根据充电站分布小心分配停车充电点。有一次,他在剩余电量还够57公里的时候,到达湖北某充电服务站。但不幸的是,充电站检修,需要等待大约7个小时。
坐等7小时,也不知道能不能充上电。赵强决定冒一次险。他查到距离下一个充电站还有75公里,他盘算如何用57公里的剩余电量开出75公里。他打算以电动汽车最佳能耗60公里的时速,等速开到充电站。同时,他在赌剩余电量的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最后被他赌赢了。
○电量不足险“趴窝”
当然,赵强也在北京遇到过电量不足险些“趴窝”的情况。那是在北京早高峰时段,由于前一天没有充电,电量已然不足。赵强等待剩余电量恢复的同时,搜索最近的充电桩,然后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挪”向充电站,幸运的是他再次抵达了充电站,顺利充电。赵强表示,真是没有余力了,“如果充电口在车尾,我都没有电量掉转车头了”。
在赵强看来,就新能源汽车本身来说,具备远行的能力,但是受到充电设施的制约,长途旅行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2
张帅:开着比亚迪E6单次远行2.2万公里
张帅是一位旅游爱好者极具冒险精神,早期喜欢坐火车旅行,见证了燃油机到电力机车转变带来的巨大优势。他坚定地认为车辆电动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单次出行22000公里的比亚迪车主张帅
2016年和2017年,他连续两次环行中国。
他讲述了2017年环行中国时遇到的一次最诡异的充电经历。
○E6险陷狮泉河
2017年9月的一天,张帅到达新疆狮泉河,在入住的酒店为比亚迪E6充电。为帮助其充电,酒店老板热情的将厨房的电源引到室外。张帅用自备的充电盒为车辆充电。起先一切顺利,车辆显示电流6A-7A的速度在充电,但一段时间后电流降至3A-4A,最后降至了0A。但充电盒显示电流电压正常。张帅插拔充电枪数次后,依然没有变化。他认为可能是车坏了。
此时,狮泉河停电了。转机随之而来,由于当地经常停电,家家户户有备有柴油发电机。当时酒店的柴油发电机开始运转,提供的电力反而更加稳定,张帅的车又重新开始充电,车辆和充电设备数据显示正常。
张帅说,如果当时不能正常充电,他只能选择用拖车将车辆拖回北京,单程要4000多公里,那费用要几万元不止。张帅分析称,造成车辆充电显示不正常的原因,大约是当地电网供电质量太差,导致无法充电。
张帅最后表示,他虽然圆满完成了两次长途旅行,但是并不建议有人真的开电动汽车去远行,尤其是假期的时候。他举例说,他曾经看到,从北京到河南南阳将近500-600公里的高速所有充电桩全部被占用,有的充电桩前甚至排了10几个人。“这是很痛苦的,”张帅将其形容为,“想跳楼却没有楼可跳”。
3
邱锴俊:有设计地纵穿中国
邱锴俊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资深媒体人,在第一电动时策划了多次车友活动,曾立下flag,要进行一次电动汽车远行。为此,在2017年,邱锴俊进行了一次纵穿中国的旅行,历时50多天,从中国大陆最北边的漠河县北极村,到最南边的徐闻县南极村。
电动汽车观察家主编邱锴俊,单次出行超过13000公里的吉利车主
邱锴俊也有过了几次印象深刻的充电经历。
○最接近“趴窝”的一次充电
从沈阳到长春的路上,邱锴俊一路走高速,在高速行驶下耗电量超出了他的预期,同时发了一个意外事件,计划下高速的路口封闭了。这导致他不得不绕至另外一个高速下来,进入长春市区续航到了个位数,在最后只剩下6公里的时候,找到一家汽车修理店,利用民用电源和随车充电盒,顺利充电。
○最逆转的一次充电
邱锴俊自北向南,到达京港澳高速邯郸服务区(澳门方向),发现所有充电桩都亮起了故障灯,电话报修后,经指点穿小路到对面服务区(北京方向)充上电。一般情况下,很难有近路可以到高速公路另一侧,这次经历堪称神奇。
○最惊心的一次充电
在东北一个小镇,邱锴俊用随车充电盒充电,但是插电后一直黄灯警告。
他起先以为是充电盒坏了,后来经过和当地人沟通了解到,由于旁边有个变压器,离着近的几个商户,电压都较低,只有200V左右,因此判断是由于电压太低导致充不进电。
入住宾馆后,车辆果然可以正常充电。
邱锴俊回忆那次充电时说,有种劫后余生感觉。因为充电盒对他的车来说,意味着生命之源。当时他都在和朋友沟通,要不要邮寄一个新的充电盒过来使用,幸亏有惊无险。
邱锴俊也认为,电动汽车并不适合远行,比较适合市内通勤。
4
倪晓峰:最壕的长途送车之旅,一路酒店充电电工协助
倪晓峰有着多年的试车及赛车经验,长期试开各品牌豪车,是特斯拉早期车主。
胜速时代汽车运动公司总经理倪晓峰,首批特斯拉车主
倪晓峰曾开电动汽车长途出行,为了千里送车。倪晓峰介绍说,最早特斯拉只在北京设有体验店,广东的几位车主购买了特斯拉后,请倪晓峰几人帮他们将车开至广东,就有了这次千里送车之旅。
由于特斯拉的续驶里程相对较长,一路上充电问题不大。不过,他们还是一路上提前联系酒店帮忙准备充电事宜,到目的地后,会有电工协助充电。
当然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倪晓峰一次和朋友去三清山,由于是目的地慢充,需要充电8-10个小时,他们一行便将车辆留在酒店,打车去爬山。因此,倪晓峰认为,开电动汽车长途旅行体验不会太好。
平时,倪晓峰也偶尔从北京开车到沈阳,大概700公里,一般时速在90-100公里,全程只充电1次。他认为每开3小时强制休息一下,可以保障行驶安全。
或许是因为驾驶的是特斯拉,一路都有超级充电站护航,旅行中没有遇到什么充电问题。因此,倪晓峰觉得,如果路程在800公里左右,可以驾驶电动汽车。
5
刘汉斌:前后有过三台电动车,最远去过武汉
刘汉斌是一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喜欢滑雪和马拉松。北京早期的电动汽车用户,第一辆电动汽车是北汽EV160,此后陆续购买北汽EU400和特斯拉Model 3。
北汽、特斯拉Model3车主刘汉斌
由于喜欢滑雪,刘汉斌曾经每周末会驾驶北汽EV160往返北京和崇礼之间,大概200多公里,晚上会在住宿的地方补电,基本单程不需要中途补电。后来用EU400去崇礼,就方便多了。
提到远行,刘汉斌和妻子经常驾驶北汽EU400去武汉。两个人轮流驾驶,一般一口气开到目的地。刘汉斌表示,一般情况下,驾驶燃油车需要11-12小时;开电动汽车则需要17个小时,这是由于中间需要补电。
○家门口“趴窝”
刘汉斌出远门时没“趴窝”,反倒在家门口“趴窝”。据他介绍,那是在北京冬天的时候,上下班驾驶EU400,已经开了两三天没有充电。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剩余电量仅为70公里。他家距公司往返是60公里,他觉得问题不大,便驱车上班。
到公司后,停车库充电桩已经被全部占满,看到剩余电量还够50公里,就没充电。但是当晚,北京的温度很低,大约零下10℃。当车子还剩10%的电量时,掉得特别快。眼看到家里车库可以充电的时候,就彻底开不起来了,无奈下只能叫拖车救援。由于他家地库太高,拖车进不去,只好舍近求远开到附近充电站充电。
即使有过“趴窝”经历,刘汉斌还是很乐观认为,可以驾驶电动汽车远行,主要由于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太多。
《电动汽车观察家》发现,各位车主使用电动汽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充电难、冬季续驶驾驶体验相对较差的问题上。不过,车主对于车辆省钱、驾驶体验等也表示了肯定。虽然,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种种问题,但是他们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