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级智能驾驶需要那么多分层吗?
高阶自动驾驶和简单自动驾驶长期共存
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守住市场,赢得客户的必备技能。
尴尬的是,L3级的高阶智能驾驶面临技术突破难,商业化落地难的局面。
智能化在汽车行业的越发成为决定产品是否热销的胜负手。不同价格的车型都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狂“卷”。
车企为了显示自己智能技术水平更高,便在L2级当中分出了L2+、L2++,或者是L2.5和L2.9的说法。
不同的等级,对应的是不同的硬件配置和算力配置。
那么,市场确实需要那么多分级吗?
3月29日,英飞凌举办了第一届汽车创新峰会,在圆桌论坛中,英飞凌邀请了奇瑞汽车研发总院副院长、大卓智能CEO谷俊丽、福瑞泰克CEO张林、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和经纬恒润高级副总裁兼CTO范成建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对智能驾驶的分层比例、城市NOA前景以及供应商车企的生存策略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01
L2级分层必然存在
L2级不同智能驾驶方案下传感器的“刚需”配置。
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等级功能所需的传感器配置并不相同,当然成本也有差异。目前汽车传感器主要包括车载摄像头(Camera,简称V)、毫米波雷达(Radar,简称R)、超声波雷达(Ultrasonic Radar,简称UR)和激光雷达(Lidar,简称L)等。
根据SAE分级,可将其不同等级功能分为行车和泊车两大类,其硬件配置关系大致如下,即,1)在行车场景中:针对L0-L2级别,其采用1V1R就可基本覆盖所有功能;L2+功能如交通拥堵辅助(TJA)、高速公路辅助(HWA)等则需5R1V实现;L3级别主要包括的高速公路领航(HWP)、交通拥堵领航(TJP)等功能则基本需由5R3V/5R5V+ADAS/高精度地图实现;而更高等级的L4级别功能,如城市场景领航(C Pilot)等则需要5R12V1L+高精度地图实现。
在泊车场景中,L2的全自动泊车(APA)、遥控泊车(RPA)等基本由12UR(超声波雷达)实现;L2+级别的记忆泊车(VPA)则为4V12UR实现;而L4级别的代客泊车(AVP)则需要配合5V12UR(4颗环视+1颗前视摄像头)实现。
可以看到,不同功能下,硬件设备的需求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对应的就是成本差异。
因此,在谷俊丽看来,这些层级是必要的。“更高级的车bom成本承受能力会更好。但是我们要先解决智能驾驶的技术普及化问题。就要从最简单的产品形态开始,让所有的车不管是5万、10万还是15万的车都要用得起。”
因此,谷俊丽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她认为,L2、L2+到L2++占比为7:2:1或是6:3:1。
(由于业内对L2+、L2++没有明确定义,以标杆特斯拉为例,其NOA是典型的L2+,可以实现解放双手、自动变道、自动进出匝道这样的功能;FSD是非常典型的L2++。)
陈黎明也认为,1V、1V1R等等这种简单的系统,会不断的往经济车型去下探,技术的发展是取决于终端用户是否能够买得起。L3、L4级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会在高端的车上首先实现。陈黎明认为,行业最终会做到自动驾驶,但是现阶段,“传感器预控芯片都是非常贵的,不同层级的智驾系统一定会在市场上有一段时间共存。”
范成建对此也表示赞同,他认为,车企不可能把一个几万块钱的系统装在10万块钱的车上,车型销量的市场分布就必然决定了需要不同的辅助驾驶系统。
02
城市NOA渗透率最慢
不过,对于更高阶的城市NOA,张林持谨慎态度。
张林判断,随着目前L2系统的装配率明显的增加,下一阶段入门级的5V5R最基础的行泊一体的渗透率会上升,“它是把过去的行车和泊车两个域结合在一起,同时在行车和泊车中能够复用整个传感器系统。一方面性价比很高,一方面客户的功能体验也会有大幅的提升。”
再往下走,张林认为,行车可能走到高速的NOA,泊车可以做到记忆泊车。
城市场景,张林认为可以做到处理部分城市交通场景,比如说一些过路口等等,“这个渗透率其实目前来讲也不高,但未来的渗透率会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取决于客户的体验和这套系统它的代价或者成本是什么。”
不过,在张林看来,目前高速NOA还是新生事物,客户的体验也有待提升,接管率还是相对比较高,“哪怕是同一个匝道,风和日丽、车流少的时候,就能做到不需要接管;但换一天,狂风暴雨、黑夜、车流密集的场景,可能接管率又不一样了,所以在高速NOA方面,车企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到消费者觉得管率很少,几乎能够依赖这个系统独立完成高速NOA时,渗透率才会快速提升。”
再下一阶段就是城市NOA。张林认为,城市NOA今年会有,但渗透率一定是最慢的。因为毕竟它带来的技术、安全、鲁棒性(指系统在不确定性的扰动下,具有保持某种性能不变的能力)等诸多挑战,还需要大量场景探索和验证。
在张林看来,交给消费者的产品,必须是安全的、鲁棒的、可靠的,否则无论是TIER1,还是车厂,面临消费者质量的投诉都是承担不起的。
03
抓住确定的市场
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下,以及技术发展方向不确定的大环境下,车企压成本卷配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卷才能生存下来呢?
对此,范成建给出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
范成建看来,如果智能驾驶没有真正做到眼和手都能够脱离,无法改变商业模式,车企就会评估,多花的几万块钱到底能不能改进用户体验或者多卖车。
“车企所有的决策都要从能把车卖好来出发。”范成建说道。
在范成建看来,AI技术和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压力,每一次技术的更新、迭代,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跟随成本。同时还要持续地跟进,比如说你做一个7纳米的芯片,要投好几亿美金,你能连续的跟进多少次,然后同样我们做先进技术也是一样的。
“每一个技术你都要投入,得花很多人很多钱,然后如果这个东西最后又证明它不是你的市场,这就比较可怕。”
在范成建看来,在确定的产品中,也可以有深度创新。他举了一个特斯拉的例子,特斯拉它的相机用了500万像素的相机,可以提供超过1,000万像素的感知能力,而且它夜间AEB的能力非常强。
范成建的言外之意,或许就是在整车降价的大环境下,车企在向上卷性价比卷不动的情况下,会有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或许会削减智能驾驶的硬件配置;二是像特斯拉一样深度创新,在相对确定的领域进一步深挖性能。
面对生存,作为供应商的范成建想的更为实际,他们还是要去抓住这些非常确定的市场。“就像打阵地战一样,我先先保证自己有一块阵地,然后才能去思考更长远的问题。”
这或许也体现了范成建思考的竞争之道,抓住现有确定的市场,通过对产品的深度创新和挖掘,找出车企、供应链企业差异化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