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亲自站台魅族车机首发,这是要和华为掰手腕了?
好用的统统搬上车。
魅族手机被李书福收入囊中之后的首次新品发布会,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有钱了真的能为所欲为”。
3月30日晚间,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不仅请来钢琴家郎朗三度上台演奏,还有李书福亲自莅临站台发表开场演讲。要知道,这位吉利集团掌门人,汽车行业大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这种场合中了。
可以看出,在吉利苦心布局多年的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汽车的互联生态中,魅族地位极高,或者说吉利对于汽车与手机跨界融合重视程度极高。
自然而然,魅族车机系统Flyme Auto在发布会上的首度亮相,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半小时时间,但引起的热度也一点不小,大有要与华为鸿蒙系统分庭抗礼的气势。
在现场的演示中,Flyme Auto具备Smart Bar、灵动小窗模式、Aicy语音助手等等功能,魅族在手机端Flyme操作系统所有备受推崇的设计几乎被完整搬进车舱,同时还针对手机和车机互联也有诸多让人惊喜的能力。
魅族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还在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手机域(类似于汽车座舱域、底盘域、智驾域)。
概念虽然是新的,但万变不离其宗,魅族在这次发布会上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座舱生态闭环。
而这,也是近年来,车企、手机厂,乃至科技公司一直在摸索的事情,即:智能终端,万物互联,形成生态护城河。
01
魅族Flyme Auto,好用的都搬进车舱
Flyme Auto的亮相,是在这场发布会的最后一个环节,预留的时间不多,仅不到半个小时。不过也就是在这短短半小时时间,魅族首次进入车机系统的思路和逻辑,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概括一下其实特简单:Flyme手机操作系统好用的功能,统统搬上车。
沈子瑜介绍,魅族Flyme Auto将会提供有/无魅族手机两种使用板块,当然,有魅族手机的话功能会更加强大。
具体怎么个强大法,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效果图。
无感连接,手机进入车内一键连接车机系统,手机离开汽车,车机也不会留下任何使用数据,具备隐私保护功能。
无界桌面,车机连接手机时,两块屏幕桌面保持一致;
手机Flyme系统口碑颇高的小窗模块,也被搬上车机;
车载应用OTA太麻烦?没关系,用手机也可以;
应用接力,手机上听的歌、看的视频,到了车机上依然可以保持场景变换时候的进度条,导航在车机和手机上也能实现无缝切换;
硬件共享,比如摄像头,再比如用手机当作车机游戏手柄;
……
还有其他一些零零总总类似的功能,目的很简单:最大可能性的降低手机和车机互联的门槛。
而无魅族手机的Flyme Auto使用模块,其实就是把所有好用的魅族手机功能搬进座舱的大屏里,在座舱里为你打造一个专属场景的魅族手机。
比如魅族手机的操控手势,与车机系统上一模一样;
Flyme操作系统中非常有名的SmartBar模块,在车机上同样看得见;
除此之外,魅族车机系统还把魅族语音助手Aicy也搬上了车。
当然,如果你是“煤油(魅友)”,一定对于魅族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应用商店不陌生,而这也是魅族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Flyme Auto自然不会忘记把它带上车。
所有Flyme Auto眼花缭乱的功能背后,是吉利想要打通手机端和车机端软件技术和应用生态互动、打造用户生态,形成企业护城河的决心。
而我们从此次魅族车机系统的展示,乃至此前华为鸿蒙车机的应用,对于手机和汽车互联方式、玩法,也更加清晰。
02
一手封闭,一手生态
回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由造车新势力等掀起的汽车智能化概念对行业影响不可谓不大。其中,智能座舱是核心颠覆点之一。
基于此,各家都将关注点集中到车舱内几块屏幕和交互上,并展开相关研发,最终形成各自产品的宣传卖点。但长久以来,似乎没有哪家能将使用体验和口碑真正与其他家拉开距离,除了华为。
2021年底,问界M5正式上市,核心卖点正是其搭载的华为鸿蒙(Harmony)OS智能座舱,在此之后,华为鸿蒙座舱的名号可谓响彻国内车圈,问界M5的销量也从侧面证实这一点。
业内甚至一度流传出“买华为平板送车”的笑谈。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华为鸿蒙OS本身在手机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功能验证和口碑积累;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汽车还可以和华为品牌的手机、平板、智能家电等各种硬件设备打通连接,应用开发者不需要再做太多额外的适配工作,显然能实现汽车应用数量的巨大飞跃,产生1+1>2的效果。
毕竟,从产品层面上来讲,智能手机已经深度融入到人的正常生活当中,甚至可以看作人类的一个特殊“体外器官”,当这个设备换了场景之后,可以几乎没有门槛的在另一个场景中进行使用,必然得到用户的拥趸。
这一点,现在已经算是智能手机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共识,而李书福应该是较早意识到的那一批人。
早在2021年,李书福就已经放出风声,要跨界造手机,并于去年7月收购魅族。但关于造手机这事儿,李书福此前鲜有比较体系化的意见输出。
这次的发布会上,李书福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当下汽车工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线的技术学习,而是人工智能、无感交互、天地通信、跨界互联的多技术融合创新。消费者对全场景智能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非常强烈,未来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不再各行其道,将共同面向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
融合靠什么?就是生态。这种生态既包括底层的操作系统,也包括上层的软件应用。这一点,已经在Flyme Auto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而当用户习惯了某种生态,将会形成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生态下系列产品的销量,并衍生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比如苹果靠iOS让“果粉”离不开;小米也围绕自身建立起融合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各领域的生态链,吸引“米粉”无数,当然,还有如“煤油”们所说,魅族的灵魂Flyme,让其沉迷其中。
当封闭和生态的属性由手机发展到汽车领域,二者连接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不管对车企,还是对手机厂商,都具有极大的诱惑。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当智能汽车时代悄然兴起时,原本两个互不打扰的行业玩家们不谋而合,纷纷跨界突入对方的领地,苹果、华为、蔚来、吉利,乃至特斯拉等等,皆是如此。
03
One more thing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李书福在发布会上直接放话: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步掉队。手机行业与汽车行业跨界分蛋糕这一趋势已经成为显性。
其中,手机厂造车的逻辑很清晰:手机市场已经过度内卷,让手机巨头们迫切想要寻找一个新的赛道,而智能汽车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市场机遇期。
近年来,手机正在呈现逐年销量下滑的趋势。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这也是时隔十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到3亿台以下。
实际上,在手机业务见顶之后,手机厂商都在布局IoT智能硬件,苹果、华为、小米、三星都有智能家居相关产品,但这些长尾的家电+可穿戴的智能化,无法支撑起巨头们的增长体量。纵向来看这个市场,未来唯一的大幅增长机会就是汽车。
按照这个逻辑,车厂造手机属于降维到一个赛道拥挤,且不赚钱的成熟市场,单纯从营收层面考虑完全没有必要。
因此,不能按照正常的手机销售逻辑来思考吉利等车企布局手机业务这件事,而是要以终局思维来考量。
按照终局思维,人-车-生活是一个闭环的场景,场景间有着极强的相互影响作用力。占据场景的入口,搭建完整的生态,更有利于形成护城河。其中,手机正是万物互联的钥匙。用一个账号链接手机、汽车、家电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好的方案。
但这种直接下场进入对方赛道“参战”的跨界融合方式,是否对于所有车企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也需要探讨。
至少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现在的当口,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毕竟,智能手机身处在市场饱和,甚至是萎缩状态中;同时,智能汽车领域也是内卷严重,国内汽车市场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大巨头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无论是车企,还是手机厂商,进入到对方赛道,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前不久小米财报发出之后,市场也给出了担忧,一方面其营收利润双双大跌,另一方面小米的量产车还有一年才能面世,然而此时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当年200亿造车的时代了。当所有人都开始卷性价比,原本以性价比立身的小米又该如何自处。
那么对于车企来说,什么样的方式让车机和手机更好融合,建立生态呢?
收购是一个办法,吉利已经有所印证,但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濒临破产的“魅族”,且吉利(魅族)能否形成自己的闭环生态也还需要往后一段时间的自证。
但或许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找到合适的手机厂商成为新的Tier 1或者Tier 2角色也是解决办法之一,不管是深度绑定,还是个性化定制,各取所需就好。